研究:長白髮可能是好事 身體正清除潛在癌細胞 | 自由電子報 | LINE TODAY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新研究指白髮或為身體抗癌的健康信號。(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長白髮或許不全然是壞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頭髮變白的過程,可能反映了身體一套精密的內建抗癌防禦機制正在成功運作。科學家發現,當毛囊中的幹細胞DNA受損時,身體會啟動「自我銷毀」程序將其清除,雖然代價是長出白髮,卻也可能因此避免了潛在的癌變風險。

根據《新聞週刊》報導,這項由日本東京大學團隊發表於權威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聚焦於毛囊中的黑色素幹細胞( McSCs)。這些幹細胞負責生成成熟的黑色素細胞,賦予我們的毛髮與皮膚顏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幹細胞會因環境或內在因素而遭受DNA損傷。

長期以來,科學家已知DNA損傷與老化及癌症都有關聯,但兩者之間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這項研究透過小鼠模型,首次揭示了黑色素幹細胞在面對DNA損傷時的反應路徑。

研究團隊發現,當黑色素幹細胞面臨DNA雙股斷裂這類嚴重損傷時,體內一套名為「p53–p21路徑」的關鍵腫瘤抑制機制會被啟動。這套機制會迫使受損的幹細胞進入一種名為「衰老耦合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過程,使其不可逆地分化並最終凋亡。當這些能產生色素的幹細胞被清除後,毛髮自然就會變白。

然而,研究也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當幹細胞接觸到致癌物質或紫外線B光(UVB)時,這套保護機制可能會被繞過。此時,受損的幹細胞不但沒有被清除,反而維持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並大量複製,使其朝向易於形成腫瘤的狀態發展,最終可能演變為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melanoma)。

非指長白髮能防癌 而是防癌機制成功的信號

研究主持人西村榮美教授強調,此發現將長白髮與黑色素瘤,重塑為幹細胞在壓力下走向的兩種「相互拮抗的命運」。然而,這並不代表長白髮本身能「預防」癌症。更精確地說,長白髮是一個「信號」或「證據」,顯示身體的防癌機制已成功啟動,並清除了潛在的危險細胞。

反之,當這套「清除換變白」的機制失靈時,受損的幹細胞得以存活,才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此研究為未來開發新療法提供了方向,例如尋找能有效觸發這套自我毀滅機制的方法,以預防黑色素瘤的發生。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