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也覺得,每年換兩次時鐘,總會帶來一種像是剛下飛機的「微時差」感?這並非錯覺。斯坦福大學主導的一項最新權威研究揭示,廢除季節性時間轉換,並永久採用標準時間(Standard Time, SDT),對美國人的整體健康最為有利。
「微時差」的科學證據
這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的研究指出,季節性的時間切換會對我們體內精密的24小時生物時鐘——「晝夜節律」——帶來巨大負擔,長期下來可能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比較了三種方案,發現若美國永久採用「標準時間」,全國可減少約0.78%的肥胖人口(約260萬人)和0.09%的中風案例(約30萬例)。
即使是退而求其次,採用永久「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DST),也比現行的制度更健康。研究人員總結道,數據證明現行時間政策直接影響健康,強烈支持停止這項制度。
關鍵在於「早晨的陽光」
為何標準時間更優越?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傑米·澤伊策爾(Jamie Zeitzer)解釋,核心在於光照。
永久標準時間能帶來更多早晨光線,而這正是人體生物時鐘最需要的校準信號。澤伊策爾教授說:「當您在早上接收到光線,它會加速您的晝夜節律。而當您在晚上接收到光線,它會讓事情慢下來。」如果身體時鐘與太陽的作息長期不同步,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可能「失聯」,無法協調運作。
健康與便利的政治角力
儘管科學證據明確,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這場辯論遠未結束,並分裂為兩派:
- 「日光節約時間」派:以共和黨參議員瑞克·斯科特(Rick Scott)為首,希望通過《陽光保護法案》永久採用夏令時。他們認為,更長的白晝能讓夜晚有更多活動時間,對經濟和生活更便利。前總統川普也曾表示支持,認為來回調整時間「很不方便」。
- 「標準時間」派:以神經學家卡琳·詹森(Karin Johnson)博士為代表的科學界則警告,永久採用夏令時,意味著長期的「晚出晚歸」,與人體生物時鐘相悖,會增加癌症、肥胖、心臟病等健康風險,對青少年的學習和健康尤其不利。
一個懸而未決的全國性選擇
綜合來看,科學家們用數據力挺「標準時間」,認為它對長期健康最有利。然而,政治人物和部分民眾則更看重夏日夜晚的便利性。這場健康與便利的拉鋸戰至今仍未有定論。
接下來,美國將在11月2日結束日光節約時間,將時鐘撥回「標準時間」。對於「換時間」這件事,您會選擇健康優先,還是方便優先呢?
作者簡介:Naveen Athrappully 是《大紀元時報》負責報導商業與國際新聞的記者。
原文 Making Standard Time Permanent Will Be Healthier for Americans: Study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衛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