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解析蔡璧名抗癌 醫:非養生取代醫療 – 自由健康網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離世,精神科醫師陳璿丞指出,她從未反醫學,而是著重身心靈調養。(取自蔡璧名IG)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因子宮頸癌病逝,精神科醫師陳璿丞指出,她曾說罹癌半年腫瘤消失了,但所謂「奇蹟」不在於她用了「養生」取代醫療,而在於她「成功地挺過了醫療」。

陳璿丞在臉書專頁「陳璿丞醫師x析心事務所」表示,外界將蔡璧名的「康復」,過度歸功於太極拳或穴道導引時,他指出,心情上除了對蔡璧名惋惜外,更添上了一層複雜與憂慮。

塑造「養生」打敗癌症 醫駁:治療是不可取代的

陳璿丞說,許多標題與內文,不斷強調蔡璧名如何透過「太極拳」、「穴道導引」、「氣功養生」,「奇蹟般」地戰勝了癌症。這些報導,有意無意地營造出一種氛圍:似乎只要潛心修練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就能「打敗」癌症,而現代醫學的「治療」反倒成了次要、甚至可以被取代的選項。

陳璿丞說,對於局部晚期的子宮頸癌(如第三期),國際公認的標準治療是「同步化學放射治療」。這包含了體外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合併鉑類化療(俗稱「化療」),並在後續加上近距離放射治療。

蔡璧名半年內腫瘤消失 醫:正是化療預期目標

而蔡璧名在著作與訪談中,陳璿丞表示,她從未否認過接受西醫治療,也經歷了完整的療程。不少報導中常提到她,在「半年內腫瘤奇蹟般消失」。陳璿丞說,事實上,同步化學放射治療療程的目標,正是在約8週的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

所以,陳璿丞認為,半年內腫瘤消失,這並非「奇蹟」,而是現代醫學標準治療的「預期成果」。抗癌的過程其實不太舒服,化療的噁心、嘔吐、白血球低下;放療對骨盆腔黏膜的灼傷、長期的腸道與泌尿道副作用。許多患者不是死於癌症本身,常常因無法承受副作用而「中斷治療」。

醫:蔡璧名從未反醫學 著重身心靈調養

養生功法(太極、導引),這些溫和的運動,維持肌力與體能, 癌症患者常有的「惡病質」會導致肌肉流失,而溫和運動有助維持基本體能,這是完成療程的重要基礎。

陳璿丞認為,真正的紀念,是「不誤讀」蔡璧名的離世。她用生命實踐了《莊子》的智慧,在重病中活出了生命的韌性與光輝。不是將她神話成一個「反醫學」的圖騰,而是完整地理解她所做的「整合」。現代醫學的治療,是「救命」的基礎;而身心靈的調養,是「活得好」的關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