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歐陽妮妮與張書豪的兒子6個月大(右),即動了生平第一刀。讓父母好捨不得。(取自歐陽妮妮IG)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藝人歐陽妮妮與張書豪的兒子6個月大,但自貝比出生後總是是淚眼汪汪,眼睛遭到分泌物緊黏住眼瞼,小夫妻抱著兒子就醫,才知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不過這種情況好發於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科醫師指出,若長期鼻淚管阻塞沒有得到適當地治療,可能會造成急性淚囊炎及眼窩蜂窩性組織炎。
原本張書豪也想讓貝比自行痊癒,試過點藥水、按摩等方式後仍未改善,在醫師解說下決定讓貝比體驗人生「第一刀」,手術後半個月,再沒有淚眼汪汪、雙眸被分泌物黏住了。
手術後半個月,再沒有淚眼汪汪、雙眸被分泌物黏住了。(取自歐陽妮妮IG)
根據高雄榮總眼科部衛教資料,先天型鼻淚管阻塞大多在一歲以前會自行緩解。小於6個月的嬰兒,家長可先以按摩方式,自淚囊往鼻淚管方向,由上而下按摩幫助疏通。6個月到1歲的幼兒,若按摩無效,可考慮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淚管探針術,若無先天結構發育異常,通常術後預後良好。
在鼻淚管狹窄的地方進行擴張或置入人工淚管,達到管道暢通的目的,人工淚管多在半年後移除。若在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嚴重阻塞的患者,須接受淚囊鼻腔造口吻合手術併置入人工淚管。方法是在淚囊與鼻腔做一個永久的排放通道,疏通淚水,手術多採全身麻醉,人工淚管多在半年後移除。臨床上常見鼻淚管阻塞因細菌感染,引起急性淚囊炎或蜂窩性組織炎,視力模糊等併發症才就診,此時需住院治療、或合併手術才能治癒。因此,當眼睛流眼油卻治療無效時,一定要考慮鼻淚管阻塞,即時的就醫,加上正確的診斷及治療,脫離濕搭搭的雙眼是指日可待的。
內視鏡助攻 不留疤又成功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式內視鏡鼻淚管重建手術,是治療鼻淚管阻塞成功率最高的手術之一。過去鼻淚管重建手術傳統上是從皮膚開刀,所以臉上會有疤痕。目前眼科及耳鼻喉科醫師團隊已經發展至經鼻腔內視鏡的開刀方式,所以皮膚不會留疤,並且術後恢復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