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警政時報 薛秀蓮 / 高雄報導】

球健美界矚目的年度盛會—2025 IFBB PRO SHOW 台灣職業大賽,將於2025年7月18日至20日在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盛大登場。集結來自19個國家、超過600位選手參與競技,吸引逾1,000位觀眾到場支持,為南台灣注入前所未有的國際健身動能。「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一場意志與自我極限的試煉!健美,不只關於肌肉線條,更關於紀律、信念與不懈堅持。」IFBB賽事推廣員洪愷臨表示這場比賽,是屬於台灣,更是世界健身舞台的一道新風景。

2025 IFBB PRO SHOW 台灣職業大賽 7月18日至20日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隆重登場。(圖/健身工廠提供)

國際健美標準 台灣首辦自然職業卡資格賽

本次賽事設有兩大核心比賽日,共分為14項競賽項目,總計將產出14張IFBB職業卡與3張奧林匹亞參賽資格卡。其中,更迎來台灣史上首場IFBB官方自然職業卡資格賽(Natural Pro Qualifier),象徵台灣健美賽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突破。7月19日(週六)NPC WORLDWIDE PRO QUALIFIER 台灣職業卡資格賽設有七大項目,選出七位全場總冠軍並頒發IFBB職業卡。比賽項目包含:男子傳統健美(Men’s Bodybuilding)、古典健美(Men’s Classic Physique)、健體(Men’s physique),女子方面則有比基尼(Women’s Bikini)、形體(Women’s Physique)、健康體態(Women’s Wellness)及新增健身模特兒(Women’s Fit Model)等共七項參賽項目。根據賽事規定,各項全場總冠軍選手將接受藥檢,以確保比賽公平性與天然訓練精神。7月20日(週日)13:30,NPC WORLDWIDE NATURAL PRO QUALIFIER 自然職業卡資格賽,首次引進IFBB官方自然職業卡制度,設置七個比賽項目,產出七張自然職業卡。當日同步進行IFBB PRO SHOW自然與一般組別之職業賽,開出三張通往Mr.& Ms.Olympia奧林匹亞世界大賽的參賽入場券。對於無數選手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夢想起飛的起點。

2025 IFBB PRO SHOW 台灣職業大賽 健身工廠YouTube 全程直播 精彩不缺席。(圖/健身工廠提供)
2025 IFBB PRO SHOW 台灣職業大賽 健身工廠YouTube 全程直播 精彩不缺席。(圖/健身工廠提供)

健身不再是小眾 藝人跨界參賽傳遞健康風潮

2025 IFBB PRO SHOW 台灣職業大賽不只是競技場,更是一個舞台,讓不同背景的人展現鍛鍊與蛻變的力量。多位藝人與模特兒首度踏上健體舞台,證明「健美」不只是職業選手的領域,也是全民可追求的健康生活象徵,其中,歌手林芯儀,從音樂舞台走入訓練場,轉身成為全新風格的運動模特兒,親自詮釋自律與突破,另外模特兒轉型健體選手的王麗雅,挑戰人生第一場健美賽事,用身體重新定義女性力量,男藝人則有《大嘻哈時代》歌手—比杰,從節拍到硬舉,跨足健體世界,這些參賽者每一滴汗水與堅持的身影,都成為鼓舞他人的火苗。

19國、600位選手齊聚高雄 打造台灣健美歷史新頁。(圖/健身工廠提供)
19國、600位選手齊聚高雄 打造台灣健美歷史新頁。(圖/健身工廠提供)

健身工廠YouTube 全程直播 精彩不缺席

健身工廠盛大舉辦賽事,給予選手最高規格的競賽環境,感謝高雄市政府運發局肯定此比賽,贊助商更是全力支持,頂級贊助商包括Verve、Riseme、戰神賽服、freedom、prowear、璧時尚醫美、東南旅遊、Born to win,本屆大賽將由健身工廠官方YouTube頻道進行7月19日與20日兩日全場總冠軍賽事直播。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選手們的震撼氣勢與現場沸騰的熱情。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真正有效的保養,關鍵在於滲透吸收


外泌體成為高端保養的話題核心,卻也引來市場質疑:「是否真的有效?」AKIMIA 提出「高效成分百花齊放的市場現況,吸收效率成為引領保養市場進化的關鍵趨勢。」攜手中興大學共同研發新型態外泌體微包技術,結合微電流印刷技術,打造「雙重滲透科技」的乾式微電流面膜,聚焦解決成分進不去、留不下的瓶頸。創辦人李佩芝博士表示:「我們著眼生物科技前沿技術與市場需求趨勢,從品牌滲透專家的角色出發思考,應用外泌體的生物載體特性,重新想像保養吸收機制上的可能性,研製革新外泌體微包滲透技術,搭配專利微電流科技,再突破居家保養的可能。」

AKIMIA「發電長」陳柏霖於新品發表會分享個人保養體驗,「從根本解決問題,有根據、有堅持的保養態度」,呼應品牌推崇的科技保養理念。AKIMIA/提供

AKIMIA「雙重滲透科技」,應用外泌體讓高效成分真正直達肌底


AKIMIA全新推出《3重泌體超導激活乾式微電流面膜》,以獨家「雙重滲透科技」為核心,結合「微電流導入技術」與「外泌體靶向傳送」,以微電流打開肌膚通道,再透過外泌體靶向傳輸特性。國民美肌醫師皮膚專科梁仲斌指出:「臨床觀察發現一般保養品難以被肌膚真正吸收,即便醫師在醫美診所,為了讓保養品更有效吸收,會透過使用儀器導入,但外泌體仍進不去,這是因為肌膚屏障結構及細胞間隙限制。AKIMIA透過雙重滲透科技,重新設計成分如何進入肌膚並被吸收,這樣的導入方式,真正讓外泌體保養發揮效用,是目前市場上非常亮眼的技術突破。」

[AKIMIA 首支自研原料外泌體] 攜手中興大學,開創新一代滲透科技,創新居家...
[AKIMIA 首支自研原料外泌體] 攜手中興大學,開創新一代滲透科技,創新居家保養科技「乾式面膜」。AKIMIA/提供

【關於滲透科技與微電流技術】


AKIMIA透過新創技術,研發出不用外接電力就可產生「微電流」的ionTrans®電膜布,將微小的電池印刷在環保布材上,並設計出功能與衛生兼具的乾濕分離包裝,只要撕開包裝,精華液浸濕面膜之後,就會如同電解液一樣,促使電池的正負離子開始流通,產生微電流;一般面膜的精華成分,80%由水分組成,而因肌膚表層就像一道堅韌的城牆抵禦外來入侵,奠定AKIMIA作為滲透科技專家的定位。


【關於AKIMIA】


AKIMIA於2019年成立,品牌以微電流印刷面膜獨步全球,透過核心滲透技術,致力以科技解決肌膚保養問題。由台大醫學工程博士李佩芝博士 創立,以獨特的「四層防禦」保養哲學與「治本之道」的理念原則,提供市場有別傳統的尖端微電保養服務。多款微電流面膜榮獲世界及台灣大賞殊榮,如Monde Selection世界品質特級金獎、評委會大獎、海外精品獎 金質獎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韓國超人氣女團 i-dle(原名為 (G)I-DLE)成員舒華(本名葉舒華)擁有身高 161 公分、體重 45 公斤的纖細身材曲線,近期回歸時,體態明顯更加苗條,先前她曾在團體的幕後花絮中透露,自己正進行嚴格的飲食管理,而日前在節目上談及此事時,她也坦言努力減重的背後原因,甚至忍不住直呼:「我真的太委屈了!」

延伸閱讀:i-dle/(G)I-DLE 葉舒華自爆是「母胎單身」!喊話:「想去《單身即地獄》!」

i-dle/(G)I-DLE 葉舒華親曝減肥瘦身原因!

近日 i-dle 與 tripleS 的成員舒華與琉然,一同參與全新 YouTube 旅遊實境節目《때때때 TTT》,前往濟州島展開輕旅行,在最新一集中,兩人於夜晚圍坐餐桌閒聊時,舒華坦白表示,這次回歸讓她因身材問題備感壓力,雖然體重其實低於標準,但由於鏡頭具有放大效果,畫面呈現出來的視覺會顯得更腫,讓她無奈喊話:「鏡頭這樣呈現,我真的太委屈了!」她也補充說,為了雕塑線條與降低體脂,她持續進行重量訓練與健身課程,但作為藝人,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只能搭配較極端的飲食控制,讓一旁的琉然聽了相當心疼。

事實上,早在先前的官方花絮影片中,舒華就曾透露,她的蠻腰是靠著戒除麵粉類食物、嚴格控管熱量攝取,再加上完全不碰甜點與炸物才有的成果,這份自律不僅讓粉絲讚嘆她的意志力,也讓許多人感到不捨,為了舞台效果與上鏡的完美呈現,她默默付出許多努力,儘管這次回歸讓舒華再度美得令人驚艷,大家仍希望她能以健康為前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還想看更多關於舒華維持身材的秘訣,亦可延伸閱讀:(G)I-DLE 舒華 161 公分三圍身材維持技巧大公開!皮拉提訓練、飲食計畫等女團身材養成秘訣一次學!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因為頭髮稀疏,過量使用生髮液,導致額頭、臉頰、唇周以及手臂上的汗毛都長了出來。(圖/抖音)

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因為頭髮稀疏,便買了「生髮神器」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水回家使用。沒想到用了半個月後,她的臉部和手臂,汗毛全部大噴發,就像一個原始人一般,讓她急得到醫院看診。

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小侯因為飽受脫髮困擾,髮量日漸稀疏,便買了網友推薦的「生髮神器」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水回家使用。沒想到,她使用了半個月後,發現自己的髮量並沒有明顯改善,但額頭、臉頰、唇周以及手臂上的汗毛卻都長了出來,變得又粗又黑,讓她猶如原始人一般。

後來小侯急忙到當地醫院看診,經過醫生問診後,才發現原來小侯使用生髮液時常常塗抹過量。不僅如此,她在塗抹時沒有注意,藥液常常流到頭皮以外的區域,有時甚至還沒等到藥液乾透,她就倒頭睡覺,導致藥物沾染到臉部和其他部位。

醫生解釋,多毛是米諾地爾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少數人確實會出現這種現象。小侯主要是因為選用了濃度過高的米諾地爾,加上使用方法不當,導致藥物被皮膚吸收後引發了不必要的毛髮生長。

醫師也透露,會出現像小侯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對米諾地爾較為敏感,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停藥後2-4個月內,多餘的毛髮會逐漸脫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因此不需要太過擔心。

延伸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醫表示,俗稱熱過敏的膽鹼性蕁麻疹,常見誘因包含:運動、熱水、熱環境、情緒緊張,只要體溫上升,身體過敏反應馬上爆發;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是否曾有過運動、洗熱水澡、情緒緊張或天氣一熱,皮膚就出現點狀疹子,癢得像被針扎、還會發紅、刺痛,甚至晚上癢到睡不著?澄品中醫醫師陳詩潔表示,很有可能是俗稱熱過敏的膽鹼性蕁麻疹,常見誘因包含:運動、熱水、熱環境、情緒緊張等,只要隨著體溫上升,身體過敏反應馬上爆發。

陳詩潔在臉書專頁「澄品中醫」發文表示,中醫認為熱過敏可能屬於3種症型,如有這種困擾,建議調整體質、穩定情緒、避免熱源刺激,這樣才能和惱人的「熱過敏」說掰掰。

中醫認為這類症狀可能屬於以下證型:

●風熱型:顏色偏紅範圍大,觸之有灼熱感,搔癢厲害,流汗或受熱後加重,癢紅一片,心煩口渴,緩解以疏風清熱為主,如連翹、金銀花等。

●風寒型:顏色較為淡紅,被風吹或接觸冷水後症狀加重,畏寒惡風,口不渴。緩解以發散風寒為主,如防風、桂枝等。

●血熱型:顏色鮮紅,少疹塊,有灼熱,刺痛,晚間加劇、灼熱刺癢、心煩失眠。緩解以清熱涼血為主,如牡丹皮、知母等。

陳詩潔推薦一款舒緩的減敏疏肝茶,材料有薄荷5克+鬱金10克+陳皮10克+金銀花5克,將藥材置入600-1000c.c.水中,大火煮滾20分鐘後當茶飲用,能幫助清熱疏肝、安定情緒、緩解發癢,不過提醒體質偏虛寒、腸胃敏感,或有特殊體質者,飲用前請先諮詢中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院長陳自諒當場模擬腹腔鏡器械,小朋友目不轉睛好奇學習。(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與新竹附設醫院攜手舉辦國小醫學營隊,十日舉行開幕典禮,一百二十名國小小一到小六的學子參加,為未來主人翁扎根醫學教育。

中醫大新竹附醫院長陳自諒表示,院方重視醫學教育下向紮根,因此,師資陣容堅強,一共有二十科五十三位醫師和護理師及各類醫療專業人員投入授課,希望小朋友快樂學習,可以重視自己的健康,也守護家人健康。他也當場模擬腹腔鏡器械,吸引小朋友目不轉睛好奇學習。

中國醫藥大學推廣中心主任廖世傑表示,今年營隊課程包含中西醫學知識,以日常生活為基礎融入醫學教育,透過進入醫院體驗、觸摸、操作,讓學生瞭解醫學知識,排除以往對於進入醫院就是看病的認知。

教學部主任陳睿正指出,今年課程也融入外科手術、模擬縫合、急救課程、傷口包紮、傷妝課程、中醫推拿等,有別於傳統學校的學習,讓小朋友真正體驗當醫師的辛苦 。

陳自諒親自主持國小醫學營隊開訓儀式,並且為出席開幕的小朋友穿上小小醫師袍,同時,檢驗科主任楊晶安也帶領小朋友念醫師誓詞,讓他們感受當醫師的使命。開幕式由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藥師、治療師、營養師和心理師等共同出席,專業的師資陣容,期待透過醫學營隊教育,找到未來志趣,投身台灣醫療奉獻己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打造醫護客語友善環境,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17)日前往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參加「聯新國際醫院開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1屆客家藝文競賽啟動儀式」。古主委表示,感謝聯新國際醫院近年來對客語推廣的支持,讓在職員工參加客語認證,並鼓勵醫護人員以客語問診,與患者建立友善溫暖的醫病關係,讓病人能從中獲得更多力量,這樣的服務精神,值得全台醫院相互學習。

古主委指出,聯新國際醫院位於桃園市平鎮區,是客家族群的重要聚落,也是桃園市客家人口比例相對高的地區之一,其對於客家語言文化的認同、族群敏感度非常高,從院長、醫師、護理師到一般職員,都具有主動學習客語的意識,可以說是全台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的模範醫院,很感謝聯新國際醫院展現決心與魄力,鼓勵醫護人員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推動下去。

今日活動的參與者尚包括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范姜泰基、聯新國際醫院創院院長張煥禎、名譽院長廖文山、現任院長許詩典及主任委員薛常威等。聯新國際醫院為全國第一家客家特色醫院,院內於2017年成立「客家文化推廣委員會」,經常性舉辦客家文化週、客家藝文展演、客家戲曲欣賞等活動,並鼓勵院內同仁參加客語能力認證考試,今(114)年度共計121名醫護人員、志工等報名客語認證,客委會表示,凡通過114年舉辦的客語認證考試者,皆可以領取1千元的客家幣,鼓勵大家踴躍報名。

為協助相關人員學習客語,聯新國際醫院特開辦「客語認證研習營」,邀請講師針對聽力、閱讀測驗等題型進行教學,鼓勵大家通過客語認證,未來能以客語提供服務,營造「醫院有愛˙客語無礙」的友善醫療環境。而第1屆「客家藝文競賽」,計畫於2026年舉辦,結合桃竹苗地區民眾,依年齡及項目類別(朗讀、歌唱、演講等)分組進行競賽,推廣傳承客家文化。

此外,為提供醫護人員及照顧服務員有學習客語的管道,客委會與聯新國際醫院合作製作數位課程教材,課程內容包含以情境對話方式帶出診間就醫的狀況,再透過專業醫師以客語教授醫療過程中常用的詞彙及短句,以利相關人員學習醫療客語後,能以客語照顧、服務民眾。課程資訊可上客委會哈客網路學院「醫療長照客語區」瀏覽(https://elearning.hakka.gov.tw/mooc/explorer.php?language)。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有研究從癌症病人的糞便中發現,腸道菌多樣性越高的病人,身體的免疫反應越強,甚至存活期都明顯拉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聽到「腸道菌」,印象還停留在「幫助排便」、「吃益生菌就好」的階段。事實上,腸道菌的功能早就不只是消化的幫手。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研究指出,從癌症病人的糞便中發現,腸道菌多樣性越高的病人,身體的免疫反應越強,甚至存活期都明顯拉長。科學家還找到「穆氏人腸微菌」是對抗癌細胞的關鍵。

張家銘在粉絲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分享,如果民眾認為打敗癌症靠的是藥物多強、療程多新,那麼2025發表在《Nature》的研究,讓人眼睛一亮。研究指出真正的關鍵不只是藥,而是藏在身體裡,每天跟著人們一起吃飯、消化、睡覺的腸道菌。

這篇來自日本國家癌症中心的研究顯示,從癌症病人的糞便中找到關鍵答案,腸道菌多樣性越高的病人,身體的免疫反應越強,負責對付癌細胞的主力CD8+ T細胞越活躍,對免疫治療反應也更好,甚至連整體的存活期都顯著拉長。

研究中,科學家從反應良好的病人腸道裡,找出1支新菌「穆氏人腸微菌」(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 YB328)。這支好菌的功能特別,它能刺激腸道裡的 CD103+CD11b− 樹突細胞成熟,再讓它們跑到腫瘤現場,把訊息傳給免疫主力CD8+ T細胞,讓這些細胞不「裝死」,而是起來對抗癌細胞。

研究中不只證明穆氏人腸微菌能啟動這條免疫通道,還發現當腸道裡的這支菌越多,治療反應越顯著。這不只是理論上的推測,科學家把癌症病人按照腸道裡這支好菌的多寡分組,發現有這支菌的人,治療效果幾乎是沒有的人3倍以上。

多樣性腸道菌,對健康相當重要。張家銘總結這項研究重點說明,菌種越多樣、越豐富,整體腸道生態越穩定,免疫力也越強。而且這個多樣性,不只是實驗室數據,還成了影響病人「治療反應」、「免疫細胞表現」、「生存期」的關鍵指標。

一般人如何從日常生活改善呢?張家銘提出以下2項建議: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好菌最愛的養分,蔬菜、水果、豆類、全穀類都是天然的益菌肥料。過多精緻糖、油炸食物、加工食品,則是壞菌的溫床。

●睡得好、心情穩、作息規律

保持這樣的生活作息,能幫助腸道菌維持多樣與平衡。這些看似小事的習慣,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免疫力,甚至影響未來對癌症的應對能力。

張家銘補充說,每個人都希望身體強壯、免疫好、遠離疾病。這篇研究給出的訊息是,想增加免疫力,不單是更強的藥,同時需要多且好的腸道菌,才是重要關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資深名嘴馬西屏近日在社群公開自己「失憶十年」的心路歷程,從忘了行政院長名字、熟記的古詩詞、看過的電影情節,到節目上卡詞講不出來,雖然已接受腦部檢查並無重大異常,但記憶力退化仍持續惡化。馬西屏分享自己這十年來對失憶的觀察與經驗,提出「十大防治失憶心法」,引發網友與醫界熱議。

「我怕連自己是誰都會忘記」失憶十年讓他對生活產生焦慮

馬西屏坦言,最早是在錄製政論節目時發現自己記憶出現狀況,「竟然忘了行政院長是誰!」之後逐漸常常講話講到一半卡住,主持人只要看到他停頓,就會立刻補上。

記憶模糊不僅出現在節目上,生活中也愈來愈頻繁,「以前滾瓜爛熟的杜甫〈登高〉背不起來了」、「昨晚看了床頭書,今天打開完全忘了內容」、「老婆說這部電影我們一起在電影院看過,我卻完全沒印象」。

即使去醫院做了完整的腦部檢查,並無明顯病灶,他仍無法忽視記憶力退步的現實。

老化還是失智?醫師教你一招辨別

馬西屏的狀況是否屬於失智症?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指出,失憶與失智並不相同,若只是偶爾健忘、提醒後能想起來,可能是正常老化;但若提醒後仍無任何印象,則要特別注意。

失智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會隨時間惡化,患者會忘記曾經做過的事。舉例來說,「老化者可能會說好像吃過水果,是香蕉吧?」但失智者則會說「沒有吃東西」,因為那段記憶是空白的。

曹汶龍也提醒,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一年內就可能從單純忘記事情進展到迷路、無法生活自理,若發現記憶問題影響到日常生活,應及早就醫評估。

馬西屏記憶退化10年 神經科權威醫解析是否失智 記憶保養10招公開

醫師建議的「預防失智5守則」

馬西屏表示,請教了很多醫師,建議預防失智的五大原則為:

  • 動腦:進行邏輯、推理或遊戲類活動,如麻將、圍棋、橋牌等
  • 規律運動:穩定提升大腦血流與認知活性
  • 健康飲食:均衡攝取天然食物、避免加工與高糖飲食
  • 社交互動:與人連結減少孤獨感、刺激思考
  • 持續學習:讓大腦持續活躍、接受新知挑戰

馬西屏努力嘗試後 自加「5項拯救記憶法」

儘管自己在上述5項都做得非常積極,他仍感到記憶退化持續惡化,因此額外提出5點自我觀察:

  • 器官保健:我以前高血壓不吃藥、膽固醇不治療,影響到腦細胞,跟我的失憶有關連,明白了後我開始吃藥。但這也是兩難的問題,我從三年多前開始吃膽固醇藥,一年半前開始加重份量,效果極佳,我的壞膽固醇從141降到41,總膽固醇才80,但是膽固醇太低也會影響到腦細胞,真難!(一切請照醫囑行事)
  • 慎用麻醉:年紀大了以後陸續做了幾次手術,手術過程的麻醉可能造成影響。所以我勸告年紀大的朋友,做腸鏡很不舒服,做無痛的無可厚非,但不是高危險群的不要常做(最多最多三年做一次),如果只做胃鏡,千萬不要做無痛的,忍忍不適就可以了,那種強制麻醉會傷腦細胞的。(肌肉麻醉沒關係,強制睡覺的謹慎)
  • 改善睡眠:所以有的安眠藥能不吃就不吃,用其他方式代替(我用精油就不錯)。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睡眠不好,還是一定要吃安眠藥,睡眠不好比安眠藥更傷腦細胞,我認為我就是常熬夜可能跟失憶有關,所以我現在都不敢熬夜了。而且失眠會讓心情憂鬱,更傷腦細胞。
  • 控制壓力:節目與教學過量,好強、求好心切,導致後來有輕微的恐慌症,給自己太大壓力是我失憶的重要原因之一。
  • 穩定情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情緒跟自體能量有關。我從五年前開始宣布不再上節目談政治問題,就是要從情緒裡面跳脫出來,做一個完整的自我。

麻醉會傷腦嗎?專家澄清:無痛內視鏡未有定論,不宜過度解讀

馬西屏提到,他懷疑自己失憶與年長後多次接受麻醉有關,並提醒民眾「非必要不要常做無痛胃鏡或腸鏡」。但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醫師則指出:

「全身麻醉確實被認為與失智風險有關,但目前尚未確認是哪一種藥物造成傷害,也沒有特定替代藥。」

他進一步說明,無痛腸胃鏡使用的是鎮靜劑,不屬於插管與肌肉鬆弛劑等「深度全身麻醉範圍,目前尚無研究證實其與失智有直接關聯,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或全面否定無痛檢查。

醫師建議:有自覺記憶力退化,就值得關注

儘管麻醉與失憶的關聯仍待釐清,但徐文俊肯定馬西屏提出的警訊:

「個案若自覺記憶退步,確實值得自己與家人關注,也建議持續維持正常社交、規律運動與認知活動,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

馬西屏記憶退化10年 神經科權威醫解析是否失智 記憶保養10招公開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76歲侯孝賢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多活動延緩病程惡化

阿滋海默症患者的大腦退化7階段

每千人就有一名「年輕型失智症」!養生名醫2關鍵預防腦退化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基隆市第4處銀髮健身俱樂~中正區砂灣站,於今天(7/17)上午10時,在中正區砂灣里民活動中心正式揭牌營運,提供周邊里民一個安全又舒適的運動空間,並藉由專業師資團隊的進駐及透過持續、規律的課程安排,幫助參與長者建立運動習慣,提升身體功能、生活品質與自我照護能力。

民眾在指導下使用器材

砂灣站提供服務時間爲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除開放使用健身設備外,且會於每週二、週四下午13時30分至15時30分加值安排專業師資課程,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與需求,進行適性化的運動訓練。

揭牌貴賓合影

基隆市於114年新設4處銀髮健身俱樂部,分別是中正區砂灣站、七堵區銀創堵北站、仁愛區吉仁站與安樂區慈濟站,包含原110至113年開設的3處據點(暖暖區碇祥站、中正區新豐站、中山區德育站),至今(114)年將完成7處銀髮健身俱樂部的建置。銀髮健身俱樂部除提供長者運動健身服務外,也鼓勵長者參與社區活動,擴展人際關係,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目的,進一步促進身心健康。

砂灣里里長簡曉東(上圖)表示,在本站銀髮健身俱樂部試營運期間,其他運動相關課程的長者也很踴躍參與,今天開場舞蹈表演的大姐們,都是我們的學員。簡里長積極爭取砂灣里民活動環境的改造,將原本不再使用的圖書館打造成銀髮健身俱樂部,成為民眾運動的新去處。

衛生局局長張賢政(上圖)也指出,透過規律運動,能有效提升長者身體活動量,降低跌倒風險,預防延緩失能。銀髮健身俱樂部採用適合長者使用又安全的健身器材,也能加強肌力與肌耐力,不用花大筆錢,就能在社區運動,展現精彩銀髮人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