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好房網News記者李佳慧/台北報導

外泌體在癌症治療、再生醫學、醫美護膚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去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5.8億美元,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8.3%的躍進高速成長。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Exosome Company,TEC)與日本豐田Holdings株式会社(豐田控股)7月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以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為雙引擎,結合台日研發與製造優勢,推動全球健康醫療市場發展。

台灣外泌體公司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昨(15)日前往總統府拜會,獲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接見後,緊接著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洪奇昌表示,這次與豐田控股在生物科技與細胞治療研發上展開合作,奠定作強強聯手的局面,尤其TEC在創辦人陳振興的近年努力下,打造了深厚基礎,藉由台日合作結合兩地研發量能,從細胞基礎醫學到細胞治療應用,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

▼左三起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在總統府合影。
▼左三起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在總統府合影。

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由陳振興出任董事長,除了引進更多合作伙伴,同時與日本當地相關實驗室及細胞製劑工廠展開合作,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未來會進一步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醫療需要創新與革命,看好外泌體在全球市場的前景。」豐田浩之指出, 台灣擁有最強的技術,日本有最好的品質,期待雙方聯手以亞洲為起點走向全球,預期將重塑全球再生醫學產業版圖。

台灣外泌體公司(TEC)具有臨床等級、非基因編輯通用型NK細胞製備的平台,全球目前有六間公司與單位具備這項能力,TEC除了是最新通過認證之公司,更是台灣首家取得衛福部FDA認證的NK細胞製備廠,具備「免疫細胞製劑、外泌體研發、產學醫臨床驗證」三大製程優勢,相關研究涵蓋癌症、自體免疫、神經退化及抗衰老等臨床領域,擁有創新生醫科技的研發能量。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董事長洪奇昌認為,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布局的熱區,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加上台灣《再生醫療雙法》與「健康台灣」政策推動,TEC研究團隊擁有10年以上細胞製程研發經驗,將在法源基礎下積極突破創新,在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中展現競爭力,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分享,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I期治療研究,以及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胰臟癌、膽管癌臨床的I/II期治療研究。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

TEC表示,透過累積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將持續精進研發,推動外泌體應用研究,期望未來促進臨床照護模式的革新與提升。同時也會推動產品與技術安全優質化、臨床標準化、人才培育與跨國合作,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以再生醫學的「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引領台灣外泌體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稱霸全球,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開創再生醫學兆元新藍海商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研究指白髮或為身體抗癌的健康信號。(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長白髮或許不全然是壞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頭髮變白的過程,可能反映了身體一套精密的內建抗癌防禦機制正在成功運作。科學家發現,當毛囊中的幹細胞DNA受損時,身體會啟動「自我銷毀」程序將其清除,雖然代價是長出白髮,卻也可能因此避免了潛在的癌變風險。

根據《新聞週刊》報導,這項由日本東京大學團隊發表於權威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聚焦於毛囊中的黑色素幹細胞( McSCs)。這些幹細胞負責生成成熟的黑色素細胞,賦予我們的毛髮與皮膚顏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幹細胞會因環境或內在因素而遭受DNA損傷。

長期以來,科學家已知DNA損傷與老化及癌症都有關聯,但兩者之間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這項研究透過小鼠模型,首次揭示了黑色素幹細胞在面對DNA損傷時的反應路徑。

研究團隊發現,當黑色素幹細胞面臨DNA雙股斷裂這類嚴重損傷時,體內一套名為「p53–p21路徑」的關鍵腫瘤抑制機制會被啟動。這套機制會迫使受損的幹細胞進入一種名為「衰老耦合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過程,使其不可逆地分化並最終凋亡。當這些能產生色素的幹細胞被清除後,毛髮自然就會變白。

然而,研究也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當幹細胞接觸到致癌物質或紫外線B光(UVB)時,這套保護機制可能會被繞過。此時,受損的幹細胞不但沒有被清除,反而維持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並大量複製,使其朝向易於形成腫瘤的狀態發展,最終可能演變為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melanoma)。

非指長白髮能防癌 而是防癌機制成功的信號

研究主持人西村榮美教授強調,此發現將長白髮與黑色素瘤,重塑為幹細胞在壓力下走向的兩種「相互拮抗的命運」。然而,這並不代表長白髮本身能「預防」癌症。更精確地說,長白髮是一個「信號」或「證據」,顯示身體的防癌機制已成功啟動,並清除了潛在的危險細胞。

反之,當這套「清除換變白」的機制失靈時,受損的幹細胞得以存活,才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此研究為未來開發新療法提供了方向,例如尋找能有效觸發這套自我毀滅機制的方法,以預防黑色素瘤的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無需仰賴捐血!三顧引進日本 Megakaryon 全球首創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

再生醫療大廠三顧今日宣布已與日本再生醫學領導企業 Megakaryon 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共同在台開發 iPSC 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與其商品化事宜,若成功上市,病患可望無需仰賴捐血,即可取得血小板,啟動新一波輸血醫學革命。

全球血小板的供應,目前仍高度仰賴捐血,然而高齡化社會、突發性疫情,以及大規模災害,全都可能造成供血不穩定,而 Megakaryon 擁有的 iPSC 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可在體外將幹細胞分化為巨核細胞,並從中生成血小板,生產大量且品質穩定的血小板,無需仰賴捐血者提供的血液。

這項技術未來在面對重大創傷、手術大量出血,或癌症化療導致的血小板低下時,醫院將能即時取得人工血小板為患者止血,不用擔心血庫存量或無法即時供給的問題,甚至可完全去除血液安全的顧慮,其無菌的製造環境,確保零感染風險,由於產品不含血漿,更無需擔憂血漿可能引起過敏。

日本 Megakaryon 株式會社 2022 年在日本針對血小板減少症患者,成功完成 iPSC 衍生血小板的全球首次人體臨床試驗(first-in-human clinical trial),證實能在患者體內的安全性和體內療效(循環能力)。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國璽幹細胞(6704)接獲越南合作夥伴VRISG通知,脂肪來源間質幹細(GXIPC1)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獲越南衛生部證明書(補充113/12/09重訊)(10/21 股價28.75元)



作者 : Genet

序號 1 發言日期 114/10/21 發言時間 17:13:22
發言人 邱淳芬 發言人職稱 總經理 發言人電話 (03)658-5959
主旨:本公司接獲越南合作夥伴VRISG通知,脂肪來源間質幹細(GXIPC1)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獲越南衛生部證明書(補充113/12/09重訊)
符合條款  第 44 款 事實發生日 114/10/21

說明
1.事實發生日:114/10/21
2.公司名稱: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一、研發新藥名稱或代號:GXIPC1(怡導速)。
二、用途(相關訊息連結:台灣藥品臨床試驗資訊網或合格之國外機構資訊網連結網址):第一型糖尿病 (ClinicalTrials.gov ID:NCT05308836)。
三、預計進行之所有研發階段: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GXIPC1)完成越南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案報告,並取得越南衛生部證明書,本公司將尋求技術授權或策略合作對象。
四、目前進行中之研發階段:
(一)提出申請/通過核准/不通過核准/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
依越南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科學、技術與培訓局(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raining)所發出函文(文號:/ CN-K2DT),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GXIPC1)研究報告之驗收結論已由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於會議中審議通過,越南衛生部給予證明書
(二)未通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或發生其他影響新藥研發之重大事件者,公司所面臨之風險及因應措施:不適用。
(三)已通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各期人體臨床試驗(含期中分析)結果達統計上顯著意義或發生其他影響新藥研發之重大事件者,未來經營方向:
本公司將進行後續尋求技術授權或策略合作對象。
(四)已投入之累積研發費用:因涉及未來授權談判資訊,為避免影響授權金額及保障投資人權益,暫不揭露。
五、將再進行之下一研發階段:
(一)預計完成時間:不適用。
(二)預計應負擔之義務:不適用。
六、市場現況: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統計,2024年全世界糖尿病人口為5.89億人,推估2050年將上升至8.53億人;而治療糖尿病醫療費用亦逐年攀升,由2024年1.015兆美元上升至2050年1.043兆美元。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顯示,越南是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較高的亞洲國家之一。此外,越南糖尿病人數近十年已成長一倍,IDF統計資料指出越南目前約有399.4萬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顯見糖尿病已對越南當地及全球造成相當嚴重的健康威脅及經濟負擔,同時也是糖尿病藥物及治療方法的潛在市場。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新藥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且並未保證一定能成功,此等可能使投資面臨風險,投資人應審慎判斷謹慎投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繼續閱讀

發文者頭像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