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泌體文獻 網路分享


外泌體技術近年已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要研發趨勢,隨著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概念的興起,外泌體相關研究逐漸擴展至材料、檢測、細胞研究等多元領域,帶動新一波科技與產業革新。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EC)以深厚的研發實力與跨國合作經驗,持續推動技術應用研究與產業鏈發展,展現台灣在國際生技舞台的創新潛力。

TEC表示,公司以多年累積的技術經驗為基礎,將持續精進研發能量,推動外泌體相關產品與技術的品質、安全及標準化流程,同時強化與國內外學研單位、產業夥伴的合作交流,促進外泌體科技於不同應用場域的落實與驗證,為台灣生技產業建立更具競爭力的技術平台。

展望未來,TEC將以「再生醫學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積極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推動跨國合作與產業整合,期盼持續為生技產業注入創新動能,促進台灣於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圖:台灣外泌體有限公司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好房網News記者李佳慧/台北報導

 

外泌體在癌症治療、再生醫學、醫美護膚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去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5.8億美元,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8.3%的躍進高速成長。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Exosome Company,TEC)與日本豐田Holdings株式会社(豐田控股)7月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以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為雙引擎,結合台日研發與製造優勢,推動全球健康醫療市場發展。

 

台灣外泌體公司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昨(15)日前往總統府拜會,獲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接見後,緊接著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洪奇昌表示,這次與豐田控股在生物科技與細胞治療研發上展開合作,奠定作強強聯手的局面,尤其TEC在創辦人陳振興的近年努力下,打造了深厚基礎,藉由台日合作結合兩地研發量能,從細胞基礎醫學到細胞治療應用,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

▼左三起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在總統府合影。

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由陳振興出任董事長,除了引進更多合作伙伴,同時與日本當地相關實驗室及細胞製劑工廠展開合作,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未來會進一步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醫療需要創新與革命,看好外泌體在全球市場的前景。」豐田浩之指出, 台灣擁有最強的技術,日本有最好的品質,期待雙方聯手以亞洲為起點走向全球,預期將重塑全球再生醫學產業版圖。

 

台灣外泌體公司(TEC)具有臨床等級、非基因編輯通用型NK細胞製備的平台,全球目前有六間公司與單位具備這項能力,TEC除了是最新通過認證之公司,更是台灣首家取得衛福部FDA認證的NK細胞製備廠,具備「免疫細胞製劑、外泌體研發、產學醫臨床驗證」三大製程優勢,相關研究涵蓋癌症、自體免疫、神經退化及抗衰老等臨床領域,擁有創新生醫科技的研發能量。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合影。

 

 

董事長洪奇昌認為,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布局的熱區,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加上台灣《再生醫療雙法》與「健康台灣」政策推動,TEC研究團隊擁有10年以上細胞製程研發經驗,將在法源基礎下積極突破創新,在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中展現競爭力,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分享,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I期治療研究,以及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胰臟癌、膽管癌臨床的I/II期治療研究。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台灣外泌體公司創辦人陳振興。

 

.

 

TEC表示,透過累積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將持續精進研發,推動外泌體應用研究,期望未來促進臨床照護模式的革新與提升。同時也會推動產品與技術安全優質化、臨床標準化、人才培育與跨國合作,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以再生醫學的「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引領台灣外泌體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稱霸全球,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開創再生醫學兆元新藍海商機。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在癌症治療、再生醫學、醫美護膚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外泌體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焦點,去年全球市場規模達45.8億美元,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8.3%的躍進高速成長。台灣外泌體(Taiwan Exosome Company,TEC)與日本豐田 Holdings株式会社(豐田控股)7月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以外泌體與NK細胞治療為雙引擎,打造新世代亞洲生技聯盟,結合台日研發與製造優勢,推動全球健康醫療市場發展。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今(15)日前往總統府拜會,獲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接見後,緊接著拜訪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洪奇昌指出,這次與尋求創新的豐田控股在生物科技與細胞治療研發上展開合作,奠定作強強聯手的局面,尤其TEC在創辦人陳振興的近年努力下,打造了深厚基礎,期待藉由這次的台日合作,結合兩地研發量能,從細胞基礎醫學到細胞治療應用,開拓出不同面向的成果。

cnews124251015a04

豐田浩之表示, 醫療需要創新與革命,看好外泌體在全球市場的前景,台灣擁有最強的技術,日本有最好的品質,期待雙方聯手以亞洲為起點走向全球,透過這次合作創造出更大的突破。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由陳振興出任董事長,除了引更多進合作伙伴,同時與日本當地相關實驗室及細胞製劑工廠展開合作,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未來會進一步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

TEC具有臨床等級、非基因編輯通用型NK細胞製備的平台,全球目前有六間公司與單位具備這項能力,TEC除了是最新通過認證者,更是台灣首家取得衛福部認證的NK細胞製備廠,具備「免疫細胞製劑、外泌體研發、產學醫臨床驗證」三大製程發展優勢,相關研究涵蓋癌症、自體免疫、神經退化及抗衰老等臨床領域,擁有創新生醫科技的研發能量。

洪奇昌指出,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 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布局的熱區。加上台灣《再生醫療雙法》與「健康台灣」政策推動,TEC研發團隊擁有10年以上細胞製程研發經驗,將在法源基礎下會積極突破創新,在全球外泌體與再生醫學領域中展現競爭力,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cnews124251015a05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表示,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I期治療研究,以及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治療胰臟癌、膽管癌臨床I/II期研究。

TEC表示,透過累積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將持續精進研發,推動外泌體應用研究,期望未來促進臨床照護模式的革新與提升。同時也會推動產品與技術安全優質化、臨床標準化、人才培育與跨國合作,串聯亞洲與歐美市場,以再生醫學的「國際驅動核心」為願景,引領台灣外泌體生技產業發展。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凍卵三大新主力族群   醫曝「這年齡」前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她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全身劇痛!   三總AI系統救回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灣外泌體公司董事長洪奇昌(左)與日本豐田控股社長豐田浩之(右),宣布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外泌體(Exosome)技術被譽為「下一個AI產業」,國際研究機構指出,2024年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已達45.8億美元,2034年更將成長至24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8.3%。台灣外泌體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Exosome Company, TEC)宣布與百年企業集團日本豐田Holdings株式会社(簡稱豐田控股公司)共同成立「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 (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正式啟動跨國戰略合作。

台灣外泌體董事長洪奇昌在記者會上指出,2025年將是全球生技產業結構轉折的關鍵年。 外泌體、免疫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不僅是臨床應用的新戰場,更是資本市場爭相布局的黃金核心熱區。他表示,台灣具備政策支持、研發能量與國際合作優勢,正從生產基地升級為亞洲生醫創新的核心引擎。此次台日聯盟,不只是企業合作強強聯手,更奠定台灣正式走上國際生醫資本舞台的領航地位,讓國內生技產業成為台積電以外,另一座「護國神山」。

TEC營運長暨技術長林杰良博士則說,外泌體就像是「細胞之間的快遞員」,可傳遞生理訊息,於免疫調控與神經相關研究中具潛在應用價值。」TEC目前正以臨床試驗等級的自然殺手(NK)細胞提供研究用途,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自體NK細胞進行大腸癌臨床 I 期治療研究。台南成大醫院進行異體NK細胞胰臟癌、膽管癌臨床 I/II 期治療研究。以此累積的經驗、再精進的研發與國內、外合作策略開展。

立法委員邱志偉表示,「健康台灣」是總統賴清德重要政見,外泌體可以扮演火車頭角色,若說半導體產業是我國矽盾,外泌體產業將可成為「外泌體盾」。他認為,外泌體發展需要鬆綁法規,將要求經濟部拿出具體作法,讓外泌體產業發揮優勢。

「日本外泌體株式會社」(日本エクソソーム株式会社)已於2025年7月9日正式完成日本註冊,未來將開拓當地市場、提供醫療院所臨床級細胞製品與保健應用。台日攜手啟動再生醫學新紀元,跨出奠定跨國合作的關鍵基石第一步。洪奇昌提到,未來將以日本為樞紐,持續推進歐美與東南亞市場的佈局版圖,將台灣優越的外泌體生醫技術推展至全世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寵物專用幹細胞療法即將問世

對於現代人來說,與其自己生小孩,更偏好飼養毛小孩,因此對於寵物的健康也更加看重;美國聖地牙哥新創公司 Gallant 本週宣布成功募資 1,800 萬美元,目標是推動全球首項可即時使用的 FDA 核准幹細胞療法進入獸醫領域,若順利通過監管審查,將可能改變寵物醫療的治療方式。

雖然幹細胞在人體醫療上已研究多年,但用於動物治療仍屬實驗階段。成立七年的 Gallant 計畫首波鎖定治療貓咪慢性齒齦口腔炎(FCGS),這是一種嚴重且疼痛的口腔疾病。該公司預期此項療法有望在 2026 年初前獲得 FDA 核准。

目前已有初步研究顯示幹細胞療法具有潛力;以關節炎狗狗為例,接受治療後在疼痛與行動力上均有改善,有些療效甚至可維持長達兩年。不過在針對貓咪腎病的幹細胞療法研究中,結果則較差,而這也是 Gallant 未來預定處理的另一項疾病。

跨物種細胞也能用?

與傳統幹細胞療法需從病患本身或組織配對的捐贈者身上提取細胞不同,Gallant 的最大特色是提供現成可用的幹細胞,甚至可來自不同物種的捐贈動物,主打高便利性與可量產。

市場對此顯然看好,本輪募資由原始投資者 Digitalis Ventures 領投,並獲得曾投資首項 FDA 核准人用幹細胞療法的 NovaQuest Capital Management 加入。

Gallant 的創辦人 Aaron Hirschhorn 曾創立寵物保母媒合平台 DogVacay,後來將公司賣給競爭對手 Rover。不幸的是,Hirschhorn 已於 2021 年過世;如今 Gallant 由 Linda Black 接任總裁兼首席科學長,她幾乎從創立初期就加入,延續創辦人願景,至今 Gallant 累積募資總額已達 4,400 萬美元。

隨著技術發展與監管進程推進,寵物幹細胞療法將有望從實驗階段邁向臨床應用,並成為未來獸醫市場的新選項。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那是一位3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植)。」臺大癌醫中心血液腫瘤部劉家豪醫師表示,「移植一年後,該名患者發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簡稱GvHD),並發生皮膚硬化的狀況,硬化的皮膚如同一層囹圄一樣禁錮著患者身體,使她無法靈活活動,甚至無法蹲下、沒辦法使用蹲式廁所。」

劉家豪醫師說,因為第一線類固醇治療成效有限,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標靶藥物。終於控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硬皮症的狀況也終於獲得改善,今日已可正常活動,重拾自己的生活品質。

第一問: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是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必要之惡」?為何會發生?

血液疾病的患者,因為自身造血功能出了差錯,如再生不良性貧血或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或是罹患白血病或抗藥性淋巴癌,需要捐者的免疫系統的抗癌效果,就可能需要進行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劉家豪醫師形容,異體骨髓移植後除了換掉舊的骨髓,隨著捐者的骨髓進入病患體內,製造所有的白血球,重建免疫系統,就像進駐一批全新的警察,會在血液裡巡邏,看到癌細胞就會予以殲滅,即進行一種癌症免疫療法。但這些警察也可能看到其他器官不是自己的,而攻擊患者的器官,進而產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俗稱為『反排斥』。

  捐贈者與受贈者的細胞都具有獨特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簡稱HLA)其有如門禁卡,可以幫助警察系統辨認該細胞是不是「自己人」。異體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前,都會檢測HLA。捐贈者與受贈者的完全相符,反排斥機會較低。現在因為藥物等的進步,HLA配對不合或半相合的捐贈者移植也可以執行且日益增多的,因此這類反排斥也日益增多。

  但因為反排斥的發生,表示捐贈者免疫系統開始活躍殲滅癌細胞,因此沒有反排斥發生的病患,癌症反而復發機會可能較高。這種額外的抗癌的效果,是骨髓幹細胞移植擁有與其他固態器官移植最大不同之處,其是治癌的一個手段。現在的醫學還無法做到讓捐者的免疫系統,只攻擊癌細胞而不攻擊宿主。劉家豪醫師鼓勵,「所以這個反排斥又稱為必要之惡。有時臨床上停掉抗排斥藥後仍沒有反排斥發生時,甚至會採取輸注淋巴球等手段,來刻意誘發輕微的反排斥,以降低復發率,提升患者移植的成功率。因為移植後最大的敵人反而是復發,也就是癌症本身。」因此在患者與家屬得知發生反排斥時,反而有些人不會覺得不開心。

第二問:如何減少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發生?

  劉家豪醫師說明,既然反排斥為必要之惡,但又不要太嚴重,若過度嚴重的反排斥又可能致命,所以如何控制反排斥有一點發生,卻不要太嚴重,就像當年米飯廣告詞「有點黏又不要太黏」,有發生反排斥又不要太多反排斥,就是醫師要傷腦筋和密切調整的部分。

  如何減少重症的反排斥的發生呢? 密切觀察,早期發現異狀,跟醫師保持聯繫是重要的。一些骨髓移植中心會設立移植個案管理師,24小時隨時讓病患通報可能的症狀。增加衛教資訊,讓病患和家屬知道GvHD的表現有哪些,要觀察的項目有哪些也是努力的目標。總之,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減少其演變成過度重症反排斥的關鍵。

第三問:哪些時間點可能會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過去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分類方式,是以異體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後100天為界限,100天內發生屬於急性,100天以後則為慢性。劉家豪醫師說,今日不再單純的以天數為判斷標準,而是更精準的依據臨床表現區分。因為在臨床上,有些患者在移植後40至50天就會發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相反地,超過100天仍可能出現急性表現。因此,患者可能同時發生急性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劉家豪醫師也詳述急性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兩者的差異: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常侵犯三個主要器官皮膚、腸道、肝臟。皮膚會出現紅疹或皮疹,腸道受影響會導致腹瀉、噁心、嘔吐,肝臟受影響會使膽紅素升高而出現黃疸。其中腹瀉最危險,須立即通報。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侵犯器官範圍更廣,例如肺臟、口腔、眼睛、皮膚、指甲等。肺臟受影響會導致呼吸困難;口腔可能出現發炎、白色斑塊、潰瘍,對辛辣刺激食物敏感;眼睛可能會有乾澀、異物感、甚至角膜潰瘍、影響視力;皮膚會出現色素不均、乾燥,甚至少見的皮膚關節緊繃的硬皮症;指甲會變薄、斷裂;私密陰道或陰莖可能乾澀發炎,造成性交疼痛等。程度和發生率不一,發生可以很少很輕微也可以很多和嚴重。
什麼是植物抗宿主疾病

第四問:如何及早發現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因為相比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容易在短時間內造成生命威脅,患者普遍都有謹慎面對的共識;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初期的影響輕微、緩慢,容易被患者輕視。慢性反排斥較多只是影響生活品質,但其中唯一延誤發現,到晚期較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的是肺部GvHD,其發生率很低,但因為進展緩慢,可能在發生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後,才會在回診告知。但那時候肺功能檢查往往已經過度惡化,即使用藥,也已較難顯著恢復。劉家豪醫師說,現在我們強調早期偵測的重要性,除了病患要警覺,肺活量在運動中變化而告知醫護以外,醫師定期檢查也可以早期抓出肺部反排斥。

劉家豪醫師強調「三吹四請」是揪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關鍵:

  • 「三吹」:指的是骨髓移植後一年內,患者要每三個月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避免肺功能惡化而不自知
  • 「四請」:請留意肺功能、皮膚、眼睛、口腔這四個最容易產生病灶的部位。如果出現咳嗽、喘、皮膚緊繃、眼睛乾澀、口腔發炎潰瘍等症狀,要及早告知醫師。
「三吹四請」提防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第五問:如何治療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第一線治療以類固醇為主角,和需要時加上排斥藥物。但仍有不少患者控制成效不佳或對類固醇依賴。長期使用類固醇之下,患者可能會增加感染、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白內障、月亮臉、肌肉病變等的機會。劉家豪醫師說,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無法降低類固醇劑量的患者也無須恐慌,在第二線治療已有健保標靶藥物可能可以使用,能在更安全的狀況下,幫助患者控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及早發現、積極治療能夠幫助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也提醒,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也要留意日常照護,包括對皮膚反排斥做好敏感皮膚的防曬、乾燥皮膚的保濕;對眼睛反排斥做好眼睫毛周圍的清潔、減少風吹和過度用眼,及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對口腔反排斥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用不刺激的兒童牙膏、定期口腔檢查觀察口腔黏膜病變;對於肺部排斥,規律的運動可以及早偵測到肺活量的降低和不正常的喘;對於生殖器官的反排斥,尋求婦產科或泌尿科的協助,如潤滑液、女性荷爾蒙凝膠等。及務必依照指示用藥、按時回診,如果有出現任何症狀,都要盡快告知醫師或管理師,並積極接受治療!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治療重點

筆記重點整理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後,因為捐者的免疫系統可能攻擊接受者,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但這可能是必要之惡,是治癌的一個手段,可以降低復發率。

●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分為急性或慢性,兩者可能同時發生。前者常侵犯三個主要器官皮膚、腸道、肝臟;皮膚可能會出現紅疹,腸道會有腹瀉、嘔吐,肝臟會有黃疸等症狀。慢性GvHD侵犯器官範圍更廣,例如肺臟、口腔、眼睛、皮膚、指甲等。

● 請掌握「三吹四請」,「三吹」指的是異體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後一年內,每三個月接受一次肺功能檢查;「四請」則是請留意肺功能、皮膚、眼睛、口腔這四個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部位,如果出現咳嗽、喘、皮膚緊繃、眼睛乾澀、口腔發炎等症狀,要及早告知醫師。

● 針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第一線治療以類固醇為主,但有患者治療成效不佳;若長期用藥,也要小心感染、骨質疏鬆、月亮臉、股骨頭壞死等副作用。但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無法降低類固醇劑量的患者,今日在第二線治療已有標靶藥物可使用,能夠在更安全的狀況下,幫助患者控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央研究院-對抗嗜中性球性氣喘新曙光!幹細胞因子活化肺部先天性淋巴細胞成研究關鍵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世紀民生*9月營收創新高達3.24億元,年增逾1056%。AI大健康平台與自主研發無人機雙引擎成長動能全面爆發,重型VTOL與外泌體保健品齊發力,穩固營收基礎,進軍國際高附加價值市場。(圖/翻攝自世紀民生網站)

 

世紀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民生*」,股票代號5314)今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24億元,較上月成長41.23%,年增高達1056.31%。在外泌體保健品與無人機雙事業引擎推動下,營收再創新高,展現公司多元布局成果逐步發酵。

2025年第三季(7至9月)合併營收累計達7.76億元,季增24.69%,年增幅度達894.99%。2025年前九個月累計合併營收達18.7億元,年增419.21%。公司指出,9月營收跳升主因為旗下外泌體保健品表現強勁,加上無人機事業進入量產交付初期,帶動多產品齊發與雙引擎策略奏效。

世紀民生*表示,保健品事業持續展現成長動能,包括「雪肌泌」、「維股泌」、「愛視泌Ex」與「玩美朝妍」等產品,在直播、電商與實體通路全面熱銷。隨著市場逐步從單一爆品轉向多產品矩陣,公司品牌辨識度與用戶黏著度同步提升。

此外,公司正在推動AI智慧大健康平台,結合外泌體保健產品與用戶生物數據分析,導入個人化營養管理服務,使保健品從一次性消費轉化為「長期健康管理服務」。這不僅擴大市場規模,也將轉換成穩定且可預測的長期營收來源。

在無人機事業方面,世紀民生*指出,隨著國防需求上升與藍色供應鏈重組,台灣本土無人機產業迎來契機。公司以100%台灣製造電子元件打造高自主性機種,產品線涵蓋重型物流、偵察巡邏、農業監測、商用VTOL等,並完成多款機型的量產測試與小量交付,包括「Venus」、「Jupiter」、「Orion VTOL」等具高載重與長航時能力的無人機,已具備執行海島補給、高原運輸、邊境巡邏等任務的能力。

農業與環保用途機型如「Koala」、「Owl」則搭載多光譜與熱成像模組,對應精準農業與公共安全應用。目前公司軍用商規無人機已完成美國客戶驗證,後續將加速國防標案與跨國合作接軌。

世紀民生*強調,無人機關鍵零組件如飛控電腦、GPS模組、電子變速器、馬達等核心模組皆自主研發,整體自製率已超過9成,在歐美藍色無人機倡議背景下佔有明顯供應鏈優勢,未來將持續拓展高附加價值應用場景,包括國防安全、物流運輸、農業監測、環境偵測與邊境巡邏等領域。

展望未來,世紀民生*將持續推進「智慧大健康」與「空域科技」雙軌成長策略,一方面深化外泌體專利產品與AI健康平台整合,打造從營養補充到預防醫療的完整服務鏈;另一方面,隨著國際對無人機需求持續升溫,公司將緊抓藍色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推動的商機,加速推進國防標案、跨國合作與海外營收成長。

公司強調,透過高自主研發與在地製造優勢,有信心在穩固現有保健品營收的同時,進一步放大無人機業務規模,建立短期穩健、中長期具爆發力的營運架構,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世紀民生*9月營收創新高達3.24億元,年增逾1056%。AI大健康平台與自主研發無人機雙引擎成長動能全面爆發,重型VTOL與外泌體保健品齊發力,穩固營收基礎,進軍國際高附加價值市場。(圖/翻攝自世紀民生網站)
世紀民生*9月營收創新高達3.24億元,年增逾1056%。AI大健康平台與自主研發無人機雙引擎成長動能全面爆發,重型VTOL與外泌體保健品齊發力,穩固營收基礎,進軍國際高附加價值市場。(圖/翻攝自世紀民生網站)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ERROR: 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

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


Request blocked.
We can’t connect to the server for this app or website at this time. There might be too much traffic or a configuration error. Try again later, or contact the app or website owner.


If you provide content to customers through CloudFront, you can find steps to troubleshoot and help prevent this error by reviewing the CloudFront documentation.


Generated by cloudfront (CloudFront)
Request ID: Oty1Wt_DVtRwJUgQp3sEbNHpcYjAeyQFBxpu9S5MWocGxw4ThcowFw==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長聖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圖/記者李青縈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上櫃再生醫療業者長聖生技今(2)日開記者會表示,董事會通過將發行新股、股份轉換,讓聖展生技成為全資子公司。長聖董事長劉銖淇指出,外泌體與細胞治療是下一個十年的生技核新,將借重聖展生技的外泌體技術,發展腦神經退化疾病治療,也替股東創造成長動能。

長聖生技與聖展生技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將透過發行新股,進行股份轉換案,以聖展每1股普通股換發長聖新發行普通股0.333股,最終換股比例將依雙方股份轉換契約進行調整。換股完成後,聖展生技將成為長聖生技100%持股之子公司。

劉銖淇表示,若以最近日之收盤價推算,本案總價金約17億元。公司會在10月22日召開臨時股東會決議本股份轉換案,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發行新股後,才完成整個換股程序。本案經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及換股作業完成後,暫定115年1月13日為股份轉換基準日,股份轉換完成後,聖展生技將成為本公司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

股份轉有三大價值,包含為導入外泌體技術、整合企業資源、創造股東價值等。劉銖淇表示,聖展生技主要藥物發展平台為外泌體新藥,計畫在2025年底啟動兩項新藥的Pre-IND(臨床前與美國 FDA溝通會議),三項主要專利完成涵蓋美國、歐洲、日本、中國、澳洲及台灣等主要市場的專利布局。

第二為整合企業資源,降低經營成本。劉銖淇說,收購案後可望整合雙方既有的人才與研發資源,強化研發能量與營運彈性,並有效提升各項產品之開發、授權及銷售能力,創造協同效益。最後,收購案後將強化公司長期的營運韌性,提供股東更具保障的投資前景,展現在新藥開發與再生醫療市場之長期競爭優勢。

劉銖淇說,長聖原本專注在癌症的免疫細胞或是重症患者的幹細胞治療等技術,但是腦部退化性疾病,因為受到血腦屏障影響,很多藥物無法進入,希望透過外泌體克服,因此近年一直在尋覓外泌體技術平台,聖展生技正好擁有技術,未來希望發展治療腦部退化疾病。

劉銖淇表示,長聖完成收購後,將大幅充實與強化長聖的產品與技術組合,涵蓋細胞治療、外泌體新藥平台等前沿領域,進一步拓展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免疫治療以及藥物輸送技術之應用。

「外泌體與細胞治療是下一個十年的生技核心」,劉銖淇指出,透過對聖展生技的投資與整合策略夥伴資源,不僅可加速跨足再生醫學製劑治療領域的進程,也替全球患者帶來更快、更安全的治療選擇,更為股東創造長期而穩健的成長動能。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